|
2014-3-28 《AM730》
http://www.am730.com.hk/article-200423
黃德斌與邱禮濤(Herman),一個演員,一個導演,同樣在八、九十年代港產片輝煌時期投身電影圈,但直至2007年才首次合作《降頭》,今年再度於獨立電影《重生》中結緣。二人見證盛極一時、題材多元化的電影黃金年代,對照今日,只著重大卡士、大製作的市場,他們指,「和稀泥」的劣品充斥行內,反而在有限資源下炮製的用心之作,更加矜貴。
文:林穎嵐 圖:莊振邦
卡士與票房不掛鈎
小本經營的《重生》,Herman起用德斌和邵美琪(Maggie)擔任主角,讓馬來西亞新生代演員梁祖儀,她佔極重戲份,單看牌面,的確難與所謂的大製作合拍片相比。難怪Herman亦坦言,單是找戲院排期上映已覺困難,「我明白觀眾會認為大製作才好睇,跟很多人排隊買名牌貨的道理一樣,不在乎實際用途,只重視當中的虛榮感。」他認為,香港有很多演員如德斌和Maggie般,有實力卻欠缺機會。除了兩人之外,揀選梁祖儀飾演女兒,邵音音扮演神婆,還有李逸朗等演員,他均以演技和實力為主要考慮因素,「去年《狂舞派》賣座,證明不一定要起用華仔或偉仔般的紅星,電影才有好成績。」他同時感謝投資者,對製作團隊及演員的信任,「沒有指定要用大明星,認為好戲自然有人睇,比起其他投資者少了商業考慮,所以今次我找來德斌及Maggie合作。」
Herman以往不少作品都是被「睇低一線」的小本製作,幾乎每次都要為分配有限資源而煩惱,「在我而言,拍得幾多部好作品就拍幾多,在低迷市道下拍電影,就好像食飯一樣,如果你每餐要飲一杯攝氏98度的水,配6.73成熟的牛扒,準時在下午3時15分食,太執著的話,就會無飯食。」Herman認為這種想法並非「睇化」,反而是一種積極面對的態度,「總不能要求事事完美,惟有在逆境中學習如何生存。」反觀德斌,他認為演員是製作團隊中最輕鬆的工作,「早已習慣電視台工作模式,需要同時兼顧演戲以外的工作;相反,電影工作的人手分配較細緻,每件事都有人為你安排,只要把角色演好,其他問題都交由導演處理。
伯樂與千里馬
拍攝一部好電影,需要整個團隊的配合,而好演員就如一匹千里馬,需要伯樂的賞識,德斌的伯樂Herman說:「他外表硬朗但個性溫柔,人又好,戲又好,是個全能的演員。」他更指,早已選定德斌為主角的最佳人選。至於多次從伯樂手中獲得演出機會的德斌,亦認為除了陳木勝外,Herman是給予他最多機會的電影導演,而且每次合作都獲益良多,「我覺得他是超人,可以將很平庸、很普通的劇本拍出新鮮感,例如《降頭》這類舊題材,他都可以用新角度拍成電影。」德斌繼續向Herman大派高帽,「他會在現場向演員親身示範如何演繹,又或者如何走位,縱使他行動不便,但完全不當一回事。」而另一點令德斌敬佩的,就是Herman對電影的堅持,就算遇上阻滯,或有再多的不滿,都能用心、盡力拍好每部電影。
不忌諱三級題材
《重生》講述一個一家四口的故事,太太(邵美琪飾)不幸被強姦後懷孕,試圖墮胎但最終失敗,誕下女兒(梁祖儀飾),丈夫(黃德斌飾)為報復而殺害強姦者,繼而衍生一幕三級血腥殺人戲,Herman表示:「很多人以為今次是我第一次拍三級片,但其實我早已拍過多部同級別作品,如《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》、《伊波拉病毒》等,雖然血腥場面多,但都是有意思的,只要可以表達電影中心思想,任何級別都無問題。」對Herman來說,電影是一種聲、畫配合的表達形式,不一定要有故事性,但因香港市場充斥商業片的緣故,令觀眾誤以為電影必須用線性故事來包裝。
同樣地,德斌亦認為三級片只是眾多電影類別的一種,「當年拍第一部電影《聊齋三之燈草和尚》已經是三級片,該戲的劇本和人物角色完整,又有發揮機會,只要劇情合理都可以接受。」他自言不抗拒拍三級電影,認為演員不應有特定形象,除了讓觀眾可在沒有包袱下細味不同角色外,更能令自己投入演出。
德斌於1988年加入藝員訓練班,接受了多年演技訓練,後來投身電影圈,更曾任副導演、場務、服裝設計助手等幕後工作崗位,令他對演戲和電影有更深體會,「幾年的幕後經驗,令我愛上這個行業,由入行時只想賺錢的心態,變成對電影有理想和抱負,加上人生經驗變得豐富,令我對演戲更有信心。」談及今次飾演父親這個角色,德斌指,「他表面上是好人,實際上極度討厭囡囡,因為她是太太被強姦後所生的,一直有個未解的心結。」由於太太被侵犯,戲裡他一怒之下殺人,因此德斌的演出除了憤怒外,還略帶一份對家人的愛護之情。
既要拍電視劇,又不時為電影演出,經常遊走片場與電視台之間,德斌以「下下到肉」來形容電影拍攝工作,因為無論是劇情、畫面,抑或鏡頭,始終較電視劇濃縮,「劇集篇幅較長,可以把角色性格慢慢煲,但電影拍攝秒秒鐘都是錢,兩種處理手法各有不同,亦各有趣味。」
演員外表予人的感覺,對角色類型固然有直接影響,德斌因外表嚴肅,出道已被定性為硬朗派演員,他說:「起初經常被安排演反派,如《陀槍師姐III》中飾演的變態殺手,但近10年卻演好人較多,如《愛.回家》中的裘亞域,可能因為外表嚴肅,演好人反而令觀眾覺得有反差和驚喜。」
首次執導3D電影
無論是荷李活出品,抑或是本土電影,以3D呈現觀眾眼前,已不是新鮮事。今次Herman首度製作3D電影,他稱過程並不困難,關鍵只在於場地和時間,「拍攝方式和技術上毋須大改變,只是攝影機等器材體積較大,需要更大的場地拍攝。另外,由於特技效果要求較多,故此花在後期製作上的時間亦相對較長。」
後記︱重生
關於「重生」,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詮釋,而德斌有這樣的解讀:「香港有很多人和事需要重生,例如寶石戲院這類舊式地方。希望有投資者繼續經營,令這些舊事、舊物得以保留和重生。
德斌和Herman入行多年,對電影仍有數之不盡的夢想,前者希望將來能跨界當導演,後者則期望多拍政治題材的電影。對於市道,他倆不約而同認為本土電影優勢已大不如前,被多個亞洲國家超越,惟有自強不息,繼續追尋電影夢,才能讓港產片重生。
|
|